一、原料、配方
1、原料
主要有木屑、麩皮、米糠、玉米芯、棉籽殼、大豆皮、豆渣、秸稈、豆粕等。
2、幾種主要的原材料質量標準
(1)木屑。楊樹木屑,不得摻有其它樹木,不帶皮,片經為3毫米左右,不準超過5 毫米。使用前無任何發(fā)臭發(fā)霉的味道。
(2)米糠。顏色淡清色,手捏成團,不發(fā)熱,不結塊,不發(fā)霉。入口即化,無雜質。糖度大約12-15%左右,品嘗舌尖略有甜味。
(3)玉米芯。白色為主,大顆粒5%以下(8毫米篩網)。不發(fā)熱,不結塊,無霉變。
(4)棉籽殼。不發(fā)熱,不結塊,無霉變。棉絨和棉殼比例1:1 。含水量不超過15%。
3、配方:
(1)木屑30% 玉米芯25% 棉籽殼7% 麩皮25% 米糠 3% 大豆皮5% 增產劑5% 過磷酸鈣 0.5%。
(2)木屑35% 玉米芯20% 麩皮15% 米糠18% 甜菜渣5% 大豆皮5% 腐殖酸0.5% 貝殼粉 2%。
二、配料、裝袋
1、配料
將原料投入到攪拌桶內,先干攪拌20-30分鐘,再加水濕攪1小時。將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7%-69%左右。Ph值7左右(要保證滅菌后的 ph 值在6以上)。
2、裝袋
裝袋高度標準以距離瓶口往下5毫米為標準,可使用折徑17cm聚乙烯塑料袋,裝干料0.9斤。
三、滅菌、出爐
1、高壓蒸汽滅菌
滅菌時間:升溫到100℃,保溫60分鐘,到115℃保溫20分鐘,到122℃保溫70分鐘,壓力0.013兆帕。
2、出柜
滅菌結束后,出柜注意事項:
(1)出柜前先將出柜通道及冷卻室進行全面消毒。
(2)柜內壓力降為零,方可打開柜門。
(3)出柜時要保證柜內溫度為80℃以上。
(4)出柜后過1小時到1.5小時,對冷卻室再進行空間消毒一次。
四、菌種、接種
1、菌種
(1)試管種先轉一次試管;
(2)搖瓶:水1000毫升、豆粕粉3.3 克、白糖20克、硫酸鎂0.67克、磷酸二氫鉀 0.67 克。
(3)發(fā)酵罐:500升罐,酵母菌膏1.5kg、玉米粉1.5kg、豆粕1.5kg 、麥芽糖5kg、硫酸鎂250g、磷酸二氫鉀500g。
2、接種
(1)每瓶接種量大約為35-40毫升。接種量要根據發(fā)酵罐菌種濃度來確定,菌種濃度稀疏,接種量可以加大。相反接種量適當減少,防止料面菌絲過濃,影響瓶內透氣性。
(2)接種前要保證接種瓶子內溫度與發(fā)酵罐內菌種溫度大致相同,避免溫差,影響菌絲恢復時間。
五、養(yǎng)菌(50-60天)
1、轉入養(yǎng)菌庫前準備:
(1)進庫當天將空房進行消毒(提前2小時)。
(2)進庫前將空房溫度提高到23-25 ℃。
(3)轉入養(yǎng)菌庫結束后,如果室內溫度不達標時,也不要加溫,防止雜菌生長。此時最怕雜菌,因為菌絲還沒有恢復,菌袋易感染。
(4)除轉入養(yǎng)菌庫空間消毒一次外,其他時間保持房間干爽。
(5)培養(yǎng)第5天時,房間空間消毒一次。因為房間內雜菌會越來越多,5天消毒也是因為菌絲已經封面或已經開始吃料。
2、菌絲恢復及吃料階段管理
24小時菌絲恢復,48小時80%封面,72小時全部封面。
(1)保持溫度23℃左右,袋肩溫度不超過25℃。
(2)1-5天,自然通風,不需要人工補助通風。6-10 天,通風不能太大,特別是不能強通風,二氧化碳保持在3000ppm以下(此時防止污染)。
(3)此階段濕度除空間噴藥消毒外,盡量少采取人工補濕。如果濕度低,可適當在地面灑水。
3、菌袋發(fā)熱階段
(1)袋肩溫度以不要超過25℃為基準來設置房內溫度。
(2)防局部積溫,采用翻堆、風扇循環(huán)等方法。
(3)發(fā)熱期要保證房內濕度為70%-80%左右。發(fā)熱期人工補濕時間最好是根據瓶肩溫度開始回升第一天算起,往后再過6天,開始人工補濕。補濕過程瓶蓋上不能有積水為準。
(4)二氧化碳控制在2000ppm以下。
4、成熟期階段
此階段就是菌絲長滿瓶子后,再培養(yǎng)10天左右。
(1)袋肩溫度不超過25℃。
(2)房內濕度要達到80%-90%。
(3)二氧化碳 2000ppm以下。
注:養(yǎng)菌階段房內二氧化碳最好控制在1500ppm左右,濕度不低于60%,只有把菌養(yǎng)好了才能出好菇。
六、搔菌
1、表面往下去掉 1cm 老菌,這層也是在養(yǎng)菌過程中失水最多的部分。
2、搔菌只沖洗表面,但是不補水。主要目的是防污染。
3、搔菌結束進入出菇房后,將加濕機、風扇、溫度等調試好。
七、出菇管理
1、菌絲恢復、現蕾、出芽階段
(1)溫度:1-4 天設置溫度為16-18 ℃(房內不超過 18℃)。5-12 天溫度降0.5-1 ℃。
(2)濕度:1-4 天房內濕度要達到飽和。5-12 天濕度95-100%。
(3)通風:1-6 天二氧化碳 2000ppm以下。7-12 天 1000ppm左右。
(4)光照:3-4 天每天光照 6小時左右,光照強度 500-800lux。5-8 天強光 10000lux 。9-12 天每天每隔2小時用光2小時,光照強度300-500lux 。
2、控制階段
(1)溫度:13-14 天房內溫度最好小于 17℃。15天房內溫度控制在17-18 ℃。
(2)濕度:13-14 天濕度為 98%左右。15 天濕度達到飽和。
(3)通風:此階段二氧化碳控制在2000ppm以下。
(4)光照:13-14 天每隔2小時照光5分鐘。光照強度30-150lux。15天不用光。
3、出菇階段
(1)溫度:16-21 天房內溫度 17℃。
(2)濕度:16-21 天濕度為 95-98%。
(3)通風:16-21 天二氧化碳控制在 2500 左右。
(4)光照:16-21 天每隔 2 小時用光 5-10 分鐘。光照強度200lux 左右。
4、采收階段
此階段根據實際出菇的情況來調節(jié)光、溫、水、氣。但是在采收前2 天左右停濕,防止出現水菇。